记者 汪玲 蔡怀光 通讯员 葛常青 李新敏
你能想象种水稻能像种小麦一样吗?不依赖水源,在荒山、茶园、丘陵甚至干旱地区都能种植,旱种旱管,稳产增产。
近日,记者在建德、嵊州、磐安、衢州等地看到,以“旱优73”为代表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稻浪翻滚,青杆黄熟,即将迎来大丰收。
2019年,杭州种业集团组建团队在全省率先协同推进节水抗旱稻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和生产应用,全面实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在浙江省内推广种植面积近5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2万吨以上,为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户解决了水源不足土地的种粮难题,为浙江省贯彻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提供了成功样板。
电费人工费省4万多
果林套种旱稻增产增收
今年是建德市杨村桥镇老许第三年在山地种水稻。
家门口的这座被当地人称为杨家屋后山的山坡,2019年实施垦造耕地50亩后,老许就在这里种上了水稻。第一年种的是普通水稻,“山地落差大、土层瘠薄,根本保不住水,差点颗粒无收。”老许摆摆手说道。
2020年,老许经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推荐,种上了节水抗旱稻,当年亩产就达到了900多斤。“从种植到收割,只浇了二次水。”
今年,老许将种植规模从50亩扩大到60亩,其中的10亩是套种在山上的樱桃、柑橘、枇杷等有大空间的果园和幼果林里,长势也相当不错。“和没有套种的旱稻一样,粗壮直挺,我打算明年再套种10亩。”
老许是今年5月底种的,到现在一次水没浇,9月底,就能收割了。“第一年种没经验,三四天不下雨我就慌得很,今年7月份有13天没下雨,我也不担心,后来台风来了下了雨,省去了我请人来浇水的钱!”老许笑着说,电费加请人灌溉的人工费省下了4万多!
去年吃过老许家大米的老客户今年又来预定了,6块钱一斤的大米供不应求。“新米上市时间早,米质又好,老早就被预定光了!”戴着草帽的老许,晒得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
2000亩山地种旱稻只浇一次水
种了18年水稻的老农民惊呆了!
38岁的许舟是安徽铜陵人,20岁就外出在浙江种稻,种了18年水稻的“老农民”今年是第一次接触节水抗旱稻。
磐安县万苍乡的3200亩山地是许舟今年刚刚承包的,山地怎么种水稻?在杭州种业集团磐安节水抗旱稻种子经销商的推荐下,许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2000亩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没想到,长势比那1200亩山地种的普通水稻的长势要好得多。
“我们采用的是可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保水保肥防杂草,到现在只浇了一次水,几乎没什么杂草,连水稻最常见的纹枯病也没有。”
许舟笑着说,种水稻是天天泡在水里给水稻灌溉,种旱稻真是刷新了他的认知。“播种就跟种小麦一样,旱地里种。7月份的时候干旱了10来天,我看叶子卷起来了,还有点怕。浇了水之后叶片很快就立起来了,我都惊呆了!现在长得粗壮得很,亩产估计能有1000斤!明年3200亩全部种节水抗旱稻!”
据了解,磐安县正在进行“农保田”上山改造,明年将继续扩大山地种植节水抗旱稻规模。
水稻家族的“新兄弟”有多强?
旱优73获全国优质稻品鉴金奖
近年来,节水抗旱稻在浙江省从零星试种到大规模连片种植,发展迅速。
在嵊州东风茶场,茶园改种节水抗旱稻,采取的是可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丰收在望;
衢江区富里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有农企种了300亩的节水抗旱稻,9月上旬可上市新米;
柯城区九华乡400亩闲置土地新垦田,无人机直播旱管节水抗旱稻,经当地市区两级农业主管部门验收,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
……
在浙江8个地市、60多个县(市、区)的上山农保田、山垅田、新垦山地,处处可见节水抗旱稻长势喜人,从南到北相继进入收割期。
记者从杭州种业集团获悉,节水抗旱稻是水稻家族中不一样的“兄弟”,是既具有水稻的优质高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水稻新品种。
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孙利祥介绍,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模式既可节约灌溉水50%以上、节肥1/3,减少使用2—3次农药,节省劳动力,又可降低稻田主要温室气体成分甲烷的排放量90%以上。
“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其他杂交籼稻短10—15天,但产量、米质与水稻持平,代表品种‘旱优73’获得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孙利祥说,节水抗旱稻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水稻生产种植中的一些弊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改变农业传统种植模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动能。
编辑 徐秀丽